如何赏析《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 全词怎么翻译啊

如何赏析《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 全词怎么翻译啊

如何赏析《浪淘沙·北戴河》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

“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

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出自:《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原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50年6月,中国解放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53年,中国社会格局基本稳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边休养,一边工作,《浪淘沙·北戴河》便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浪淘沙•北戴河》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先后游过长江、珠江、湘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大小河流水域,并多次到北戴河的大海中畅游。

从1954年夏开始,毛泽东在每天工作之余都要到北戴河西海滩游泳,每次游泳只下水一次,下去就要游个够,且不怕风大浪急,正像他诗中所写的那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他常对身边人讲:“游泳不仅强身健体, 而且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1954年7月31日下午,天气闷热,毛泽东看了一会儿文件。

感到有些困倦,伸了个懒腰, 对警卫们说:“走,游泳去! ”一位警卫说:“主席,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毛泽东笑了:“有风雨更好,更适合在大海中游泳!”

果然,走到海边时已是狂风大作,紧接着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大海波浪汹涌,惊涛拍岸。面对呼啸翻腾的大海,毛泽东脱去外衣,扑进大海,一起一伏地向大海深处游去。

十几名警卫围在毛泽东的左右,时而被波浪掩盖,时而又飞快地冲出浪尖。61岁的毛泽东游兴大发,不断变换着泳姿,一直在浪尖波谷与大海搏斗。

同时鼓励警卫们说:“不要怕, 大不了呛两口水,没什么了不起的! ”游了一会儿,毛泽东看见一条渔船,他向警卫询问了渔民的安全情况。听到了船上的渔民已经安全上岸。

毛泽东才放心下来,继续在海中游泳。直到雷停雨息,风浪过后,大家才游回来。只见毛泽东身上已被海水里的贝壳划出了血痕, 但他仍然兴致勃勃,毫不疲倦。

上岸后毛泽东对警卫们说:“征服急难险恶,你强他就弱!大凡世界上凶恶的东西就是这样,你表现得怯懦,你就会遭到凌辱,世界上一切反动派看起来样子是可怕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次日,毛泽东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全词怎么翻译啊

全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白话文:

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

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二、赏析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

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

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

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原文

一、原文: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二、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留下诗篇。现在的北戴河,依旧秋风萧瑟,但是人间已经换了新颜。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

二、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讲解的如何赏析《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 全词怎么翻译啊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Scroll to Top